活动资讯

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新机遇:银行业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在数字时代,加速迭代的各类前沿技术不断发掘着数据的价值,让万物互联与无感遍在的技术手段成为生活日常。作为支撑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业一方面要紧跟时代步伐,优化金融科技布局,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经营能力;另一方面要借助科技赋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2022年伊始,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新阶段顶层设计出炉。《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未来4年锚定了发展目标与方向。在《规划》指导下,下一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与经营的重点何在?银行业应如何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机遇?


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


作为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标志之一,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生产要素。《规划》提出,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强调了数据在金融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浪潮下,数据化能力建设成为各家银行金融科技布局的重点所在,资源实力雄厚的大中型银行和立足本地经营的中小银行,在数据能力的建设方面各有千秋。


工行通过“数字基因、数字技术、数字业态、数字资产、数字基建”的5D布局,打造“敏捷、智慧、生态、数字、安全”五强领先优势的“科技强行”;唐山银行建立全行数据标准体系,制定2856项数据标准,推动数据标准全面落地,并通过数据清理和补录、主数据管理、标准落地等多种方式,大幅提升全行数据质量。


在下一步的建设进程中,持续促进数据价值化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要通过发展数字金融,扩大数据需求,提升数据价格活跃度,完善市场规则,产生更强激励作用,使各类市场主体更有动力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数据流转,扩展数据应用,帮助数据市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


建行将打造企业级的数据治理和应用体系,构建智能高效的数据中心,推进由经验决策向数据决策转变,推动服务模式数智化的升级。


与此同时,数据治理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银行应强化数据资产理念,深化数据资源应用,建立起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清晰的数据治理体系;同时,在保障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推动数据有序共享与综合应用,积极探索数据确权和对数据要素收益的分配;此外,还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要求,切实遵循依规用数、科学用数的职业操守,依法合规采集、管理、使用、流转数据。” 中国银行业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刘峰表示。


把握产业数联网机遇


在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新经济也在不断升级。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看来,以数据要素与新技术的融合为主线,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为驱动力,以三次产业与企业全面数字化改造为路径,以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数字化呈现为依托,以优化经济新发展格局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为准绳的产业数联网,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银行业应当如何把握机遇,推动更具生命力的创新场景落地?杨涛认为,一方面,要在边际上改善现有的场景;另一方面,要进行颠覆式重构,在数字化背景下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商品流、物流等的“多流合一”,打造多层次的平台经济融合模式,实现包括银行在内的资金方与产业方、平台方及监督方的有效协调,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产业链与金融链的共赢、共享发展。


“银行应通过与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一起,共建平台、共建APP、共建系统,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登云上线’,融入产业链供应链网络。在此基础上,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建立数据链,将数据链变成价值链,成为产业一体化的加速器和黏合剂。”吕家进表示。


在实践中,平安银行通过发射“平安1号”卫星、布局卫星终端网络,成功构建起了星云物联网平台,借助快速发展的物联网技术赋能,有效化解供应链上的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


推动科技人才队伍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对各家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与经营,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人是生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是为了提高金融科技领域的专业化劳动生产率,让一批金融科技人才在坚持伦理原则基础上,使金融科技领域创新的投入产出进入良性循环。”杨涛认为,人才成为下一步金融科技发展创新及生态建设中最核心的元素。由此,也倒逼推动金融科技人才的标准、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使之成为一个规范、高效的核心生产要素,服务于经济金融变革。


哪些因素是科技人才最为关注的?高德纳咨询公司有关人士认为,科技人才希望有能与大型科技公司相匹配的薪酬结构。与此同时,新一代人才重视灵活性、发展和目标。他们想知道自己所担任的角色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且比上一代人更重视对社会的贡献。


面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以及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银行业应如何应对?


上海银行副行长胡德斌表示,上海银行一方面通过完善薪酬结构,优化新招聘员工的培养方案、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等方式,提升对金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异地设立研发机构,在苏州设置开发中心,该中心员工与本部采取同样的薪酬体系,在招聘中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金融科技人才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科技条线,业务部门金融科技人才培养同样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上海银行希望能够与银行业协会就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组织同业和相关的研究培训机构,共同建立一套金融科技人才评价认证体系,从而推动行业内金融科技人才认定和培养的发展。” 胡德斌说。


来源:金融时报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