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于嘉,来自杉岩数据解决方案部,专注于金融行业的研究。今天的直播主题是智慧金融新存储、数字转型新基建,主要是介绍银行业在转型中的一些现状和趋势,以及杉岩数据如何服务于金融实现转型的战略目标。
今天介绍的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国银行业的一些背景,杉岩数据对银行业的发展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几个典型的热点场景,去给大家介绍一现在银行业务的发展。最后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杉岩的金融解决方案,我们的一些案例。
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银行业都有哪些企业?中国的银行业有两大指导和监管机构,一个是人民银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央行,还有一个是银保监会,主要是负责监管方面。从整体上面银行业会分成两大类,一大类就是传统所知的银行,大家经常接触的一些国有大行,股份制、城商行,还有一些农信体系,另外就是最近几年新开展业务的一些民营银行;除了银行之外,还有一些叫非银金融机构,我们统一把它统称为非银金融机构,比如说信托、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还有最近几年新兴的一些消费贷、汽车、金融等等。
从监管体系上看,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分为几大块,银行它主要是负责制定和执行一些货币政策,目的是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另外财政部是国家制定的财政方针政策,然后银保监会是合并之后,原来叫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现在银保监会合并,但是他们内部其实还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来的银监会,一部分是原来的保监会,另外证监会主要是对证券期货的一些监管机构,除了5大主体的机构之外,还有两个,一个是行业协会,也就是银行业协会,它是由民政部批准的,然后其实是属于一种行业团体,一种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性质。
另外一个就叫金标委,全称应该叫金融标准委员会。他其实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下属成员,但是它是由这个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权,现在是由人民银行去委托管理,他主要是说给在金融领域去制定一些标准的标准化工作。
监管政策也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其实在我国已经有很多的监管政策传统,以前的一些针对银行业的,这里简单的列了几个例子,比如说业务连续性的监管,然后数据中心的监管及整个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等,上面都会有针对银行,无论是从运营方面还是业务方面,以及到底层的it知识方面都有详细并且明确的一些要求。比如说1000亿人民币资产规模以上的,并且跨省建立分行的这种法人商业银行,应该设立这种异地的容灾,并且达到5级以上的容灾标准,其他的可以建立同城的这种容灾中心,并且实现这种数据的异地备份。
近年来,金融科技发展比较迅速,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银行业造成一定冲击,人行和银监会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去拥抱新技术,同时加强一些安全的防范。 比如说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强调了我们要拥抱这种云计算、分布式存储,以及网络虚拟化等等。面向互联网的场景,这些的业务系统尽可能要牵制云计算架构的平台。另外对于安全可控这方面也有了明确的要求。虽然现在进度比较缓慢,但是这两年由于中美贸易战的这种情况,安全可控的这种形式可能会发展的更迅速一些。
我们接下来就看一看我们现在银行到底遇到了哪些的冲击?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银行的传统运营模式,它的传统模式其实就是典型的二八经济,在也就是所谓的80%的业务营收都来自于20%高端客户,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客户通常都是一些大中型企业。对于银行来说,他们是VIP的客户,一般都会配备一些专属的客户经理,然后可以提供一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但是对于个人或者小微企业来说,银行通常认为他们只是一些资金的来源,也就说更多的是用于吸储,所以他们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这种客户缺乏相应的理解。另外整体的服务成本会比较高。从以前的这种传统模式来看,产品利润比较低,缺少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其实银行对于客户的服务能力来看,对于VIP客户就大中型企业的服务能力最强的,然后对中小微和个人的服务能力会逐渐减弱。
它的竞争力主要是靠以本伤人,也就是同质化量级的这种方式去竞争,比如说我是工行,我的资金规模更大,我的吸储成本更低,同时带来的我们大中型企业客户可能会更多,然后提供更优惠的一些贷款的利率,或者是一些其他的金融服务。这个时候一些区域或者是城商行这种小型的中小型银行,可能相对来说在竞争力上就会差很多。
但是互联网企业的这种快速发展,就导致了互联网企业就瞄准了银行在中小微和个人客户上的一些空白点,然后用互联网的思维去进行一些金融的创新,主要是去打造了一些一站式的平台,去给他们提供这种极致的客户体验,并且利用他们互联网特色的这种大数据去支撑,然后进行相应的这种大数据的风控管理。
比如说最早他们从支付场景入手,比如像我们现在习惯了支付宝或者微信这种支付,其实这种支付淡化了银行的存在,但是互联网企业其实并不满足于只是支付,后来又推出了像余额宝、微信钱包吸储的这种场景,还开发出这种比如说花呗、白条这种,去进行一些信贷,甚至有些金融科技公司他们推出了一些平台,然后像在平台上做了一些理财通、小额贷等等。会发现这些互联网企业像存款、理财、信贷等多个领域渗透直接威胁银行的表内收入,所谓的表内收入,其实对银行来说,就是资产和负债类的,负债类的就只是说从我们手里我们存款进去,对银行来说它是一笔负债。对于贷款向企业贷款,其实对他来说是一种资产,所以它主要是向他的这些表内收入、贷款、储蓄、融资、同业等存放款等等都会进行一些挑战。还有相对于表内收入,当然还有一些表外收入,那表外收入其实主要是一些中间业务收入,像以前做的一些金融服务,比如说保函、承兑的汇票,还有做一些信托结算、外汇的结算、外汇的这种兑换等等。
国外银行的通常中间业务收益比重大概占40%左右,国内可能低一些,大概15%。所以互联网企业对于客户的服务能力恰恰是和银行相反的,他更看重对于个人和小微企业,它以小微企业和个人为突破口,逐渐现在开始向大中型企业去渗透。但是银行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它有几个很明显的优势,比如说它是全拍照经营,它无论是在吸储、放贷、同业、做理财等等,他都有全拍照的优势,但是互联网金融通常只有一种或者是几种,很少会有全牌照经营。
另外从整体的资金成本上来看,银行的资金成本目前还是比互联网金融比较低的。银行大概是在3%,互联网金融大概可能是8%。在风控方面,银行因为做了这么多年的信贷,所以在整个的风控可以达到一些金融级别。他经验比较丰富,然后有完善的审批制度,我们看看我们自己在做贷款的时候,手续和所要提交的材料非常的多,但是互联网金融就比较崇尚激进,它的强调的是说高风险就一定会有高回报。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它的坏账率通常会比银行会高一些。
另外就是银行还有大量的客户存量,多年和政企合作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互联网金融可能只是先从个人和小微开始渗透,然后互联网金融通常没有一些线下的团队,但是银行有很多的网点,所以它有很多的高素质的线下团队和员工,然后辐射很广泛。还有在品牌度上,通常来说,大多数人的思想里还是觉得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小,它一般都是国家背书的,因为银行也在倒闭。发生挤兑这种情况对于整个的社会影响力来说,对于受整个的社会影响来说是比较大。但是互联网金融我们经常看到P2P网站的倒闭,所以其实你通过互联网金融,你并不知道真正和谁在交易,只是通过一个平台去完成一笔交易而已。这种形势下银行应该怎么办?其实这些互联网企业借助我们所谓的这种现代的金融科技去对银行冲击,但是金融科技给银行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所以现在银行充分把握和利用金融科技去打造开创新的这种增长曲线。目前的做法一般大家比较通常的做法是用技术和数据双轮驱动,然后去打造上面的这种智慧的这种金融平台,构建这种智慧的金融,尤其是在比如说一些产业协同开放和行业合作,然后发展的新的零售新对公,尤其像现在讲的比较多的普惠金融等等。
银行实施的智慧银行到底应该怎么办?所以目前来看都是通过云计算新型的方式,现在已经很成熟了。那去实现这种智慧银行的战略。但是云平台驱动的IT架构中,现在目前来看是应该数据先行。对于IT来讲,什么叫平台驱动?一句话其实就是资源的服务化。首先要单一平台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需求,我们叫以不变应万变。第二就是要透明的去实现应用间的区隔和协同,我们可以做到刚济四方。 第三就是资源的弹性扩展,主要是为了可做到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未来的IT基础架构模式是云平台驱动的应用数据基础设施资源的服务化。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讲,虽然应用的平台化是最终目标,但是实施的周期和困难确实比较大,基础设施的平台又离应用的太远。所以我们通常把这种云平台分成三个层面,一个叫应用云平台,一个叫数据的私有云平台,一个叫基础设施的平台。
从业务的价值来看,当然是应用的云平台更贴近业务,它对于银行带来的业务价值是最直观可视的,但是同时它是实施难度最大,需要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然后业务流程,包括内部的管理和运营要优先的去规划设计,然后才是把应用去切分成这种SOA也好,微服务也好,甚至更新的我们叫MASA等等各种不同的这种微服务的架构。
在私有云数据的平台上的业务价值就比较高,因为毕竟我们要以数据为驱动,所以其实我们实施的整体的建议,就大概是我们需要整体的做一个规划,然后尽快的落地,然后管控和系统建设要并重。基础设施的云平台其实就相对比较简单了,边界比较清晰,然后我们逐步迁移上这个云平台就可以了。现在有很多的银行都已经做过了一些云平台的建设,所以数据私有云平台直接决定了应用云平台的实现,并且对于企业来讲也容易较先落地,所以应该是我们目前先行的一个云平台。
在新型互联网银行数据服务层将上升至IT架构中的核心地位,然后主体支撑的以数据驱动其他各个层,比如说渠道交互、应用集成的产品、服务、管理分析等等,去实现它业务活动的战略目标。传统的基础数据平台,比如说我们这种传统的数仓,与基于这种开源技术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将分别退化为新一代互联网金融数据平台,针对传统业务数据与新兴大数据的集成性数据源,也就是说传统这种数仓其实只负责加工的原数据。新一代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主体定位,应该是全方位支持新型互联网银行的各种业务与应用活动,比如包括一些分析、交易、交互、流程与管理,但他必须具备结构化与非结构化融合处理,实时交易分析,包括传统的OLAP、OLTP并存以及数据平台,云计算的新一代互联网金融数据平台,应该是银行业顺应时代潮流,实施数据驱动业务运营战略所必须建设的新型技术平台项目,它与传统面向决策分析的数据数仓有着本质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现在目前金融科技里面比较一些热门的热点技术,比如说我们现在接触到一些区块链,可能是中行做的更靠前一些,它主要面对的一些场景,像是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另外就是人工智能,我们现在见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智能客服务,有很多时候都不知道一个客户打电话过来,对面到底是机器人还是真人?另外现在一直以来炒作比较火热的大数据,在银行应用最多的就是智能风控,因为无论从监管的角度来说,还是从银行运营的角度来说,现在风控会是他最核心的一个内容点。
还有以后5G现在新的基建提出了这种大型的5G互联网的这种建设,以后可能会涉及到很多的已经有个别银行建设的智能出行、家庭银行、智能社区、养老、租房租赁等等,还有利用VR/AR可视技术,然后去实现资产的可视,我们做一些个性化的定制,底层可能就是一些云计算常见的私有云,要开发测试云、桌面云等等。一般涉及到真正的底层的核心技术,可能是做一些分布式的改造,比如说我们之前是基于SOA的,现在我们可能在这阶段上去发展成微服务,然后甚至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逐渐向MASA、Server NAS这种无服务器的、新型的分布式的网络架构去实现转变。
另外现在各个银行都在探索研究的,一个是分布式数据库的使用,银行采用了金融科技的转型,到底效果怎么样?我们通过一个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年报,然后它是天津银行的一个财报的业绩,来看一下整体的科技转型之后,给银行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转变,效果如何。首先它是从17年到19年以来,通过金融科技的战略实施,然后收入的利润不断的快速提升,在19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营业收入结构在个人银行有了大幅的突飞猛进,然后公司银行仍然做了一些保持,资金业务有一些上升。
另外最近2019年新的年报上显示,招行已经后来居上,零售业务的占比已经达到60%以上,整体营收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国有6大行的交行。除此之外还有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等等也都势头强劲,逐渐在跟随整个变革的脚步。天津银行到底做了些什么?它的业务战略和发展是什么?它主要通过5个层面的业务去推进整个的新的营收的增长。首先是推进网点的智能化,我们现在在各个银行去做业务的时候,都看到有很多的智能设备不再需要通过窗口了,现在所有的设备上面都可以包含90%以上的柜面交易。然后智能设备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另外就打造这种全流程服务交易的银行,还有发展现在最新的新零售,也就是逐渐要重视个人业务这种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对公方面还有普惠方面,可能是要构建场景加金融加支付这种整个的一个金融生态,然后就要利用科技去赋能去助力这种普惠金融。截止到19年的时候,普惠型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已经达到了100多个亿,然后增长大概70%多。 然后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贷款客户大概有小40万个,增长是400%。我们怎么样通过IT去实现天津银行的业务战略,它其实从17年到19年做了几个事情,首先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加强了现在信息科技的应用,然后另外要夯实现在的信息科技的基础。夯实信息科技的基础,主要是通过现在的新的数据中心,也就是它五星数据中心的机房建设。另外在建设同城双活的数据中心,在金融科技应用的方面,它主要先做了分期去实施的战略。
首先是搭建了分布式存款的核心,然后在底层建立了私有云的平台,在业务层中间层做了4个统一,就是客户信息的统一,用户登录的统一,风控的管理的统一,还有人力资源的统一,然后合理布局的云计算,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去强化金融风险的防范,提升整个核心业务的性能。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它的银行家的杂志排名比去年提升了三倍,然后中国企业500强它已经位列第492,服务企业的500强比去年也提升了两位,连续的三年获得3A级的这种长期信用的等级。
说了这么多战略,然后我们现在结合一些最近比较火热的落地的场景,看一下金融科技的一些实际的应用。首先讲我们现在最火热的可能叫普惠金融,包括国家的各大会议上也经常提到我们要做普惠金融。这个图大概是一个国有大行的普惠金融的架构图,从普惠金融的场景特点来看,是小微企业的融资比较多,然后具有期限短、频率高、金额小的一些特点,但是他们往往无法提供银行所需要的这种抵押物。银行由于掌握的小微企业信息有限,然后也存在着一些不敢贷,贷后管理难的现象,所以出现了现在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题。
银行是怎么做的?它首先是通过聚类去分出客户群,主动批量化的竞争获客。第二,它全面收集上下游交易的数据,对普惠客户的精准评价,比如某行的一些普惠金融平台来融合了地方的52个政府部门的1000多项数据,形成了覆盖几十万法人和几百万自然人,超过1亿多条的多维信用记录,经常涵盖的一些记录,比如说我们常见的纳税,你的社保,然后整个的公积金的情况,这是最容易去获取。第三,他们做了一些智能化的产品设计,进行差异化的一种风险定价。第四是打通线上线下,比如说和客户的ERP系统做了互联互通,然后提升企业化的运营水平。最后还要参考多方的数据,通过贷后的预警监测的方式,去转变传统贷后管理的这种模式。
这个平台的主要功能一般可能就分成几大块,比如说用户管理、智能营销、贷前贷后的管理,还有金融超市等,底下会用到很多新型科技的技术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等。比如说在智能风控方面,它依托了一些生物识别、机器学习,做了一些应用的设备画像、IP画像, 关系图谱。
然后在银行的服务输出方面,他们提供了很丰富的这种服务场景,比如说我们现在常做的供应链金融,下一页我可能会给大家讲一下所谓的供应链金融或者产能平台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另外做一些聚合支付,比如说我们现在在一些小商户经常看到有微信码,有支付宝码,银行推出现在是叫聚合支付,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一个支付码,然后在支付码上通过银行的这种内部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无论你是通过微信也好,或者是支付宝也好,它的支付都是唯一的支付码。然后还可以做一些这种融资,包括身份服务等服务的输出。
整体来看,普惠金融的场景非常丰富,据我所知有很多银行和不同的行业,包括不同的企业都有不同的这种普惠金融的平台,去给他们提供多种银行的服务。比如说在国电方面会有这种用电头,然后和烟草、政采、燃气、结算、农户、军人等等,在各行各业,其实银行都在逐渐不断的去渗透,去打造这种金融的服务平台。
刚才提到了普惠金融里银行服务输出,其实有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做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有些名词,我们叫做产融平台。我们这里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某一个行他对于服装产业链这种平台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线下模式的时候,基本上是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互动,然后在其中可能会向银行提出相应的金融服务,比如说我要做订单的融资,比如说要做保险,文档的管理,做发票的融资,到后期还会做存货的融资,然后最终要结算以及对账,还要涉及到一些现金的管理等等。银行以前都是很被动的去响应,所以对于这些小微企业或者是对于这些产会,对于整个的企业,完全的不太熟悉。
现在采用这种O 2 O的模式了之后,银行主要做了几个事情,首先要打造产业链协同的平台,它主要是整合了产业链,提高这种供应链响应的效率,降低产业的风险。银行这个时候可能会收集很多信息,并且提供很多相应的服务,比如说做信息中介,可以收集或者提供一些商户的信息、产品的信息、产能信息、促销的信息。然后还可以做信用中介,对于供应商去做一些评级,基于历史的交易做一些资信的评估,然后做传统的一些资金的中介,做一些订单融资、存货、融资,然后抵押、质押等等。另外做一些人才的中介,我们可以帮他提供一些管理人才、设计人才、专业的技能认证等等。
所以总的来说在产融平台或者供应链金融上,银行的做法是借助产业前向交易。首先是要实时获得交易的信息,发现了营销的机会,然后基于完整的交易介入链信息去管理整个金融服务的风险,然后获得交易结算的收入,获得企业现金管理等各项的业务收入,真正去打造这种普惠的金融。
另外一个比较热点叫新零售,比如我们现在看招行或者说光大、平安,还有一些很多的这种民营银行在常常做的一些主打的个人业务场景。在国有大行的时候,一般大行建设的是以数据为启动的交互式的网银,它主要是通过采集数据去缓冲存储,然后这个时候数据来源是非常的丰富,有页面数据、有交互数据,有表单数据、会话产品数据、营销活动数据、业务流程中的数据,还有广告数据等等,数据类型多种多样,然后去把这些数据类型组织起来,去形成新的公共模型,然后建立自己的应用指标数据,然后去形成这种原始数据的映射,然后针对这种映射去做专题的分析模型,另外还要把一些线下的数据逐渐去融合起来。做完这些数据的治理之后,再去基于这些新的大数据的形态去做一些数据的分析、数据的挖掘,包括可能传统的SQL的,然后有些Hadoop,还有一些更新型的非结构化的去做行为的分析、结果分析,还有体验的分析等等。
最终去给业务层去提供相应的决策,做一些营销、促销、获客等等。比如说去年的时候,建行这边是做了一个电子商务的金融服务平台,叫善融商务。善融商务是一种建设银行顺应电子商务发展的潮流,结合传统的这种金融服务优势和新兴的电子商务服务应用而搭建的,是一种全流程综合性的电子商务平台。善融商务是这种易商易融、买卖轻松为出发点,然后面向的主要是广大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和金融支持服务。在电商服务方面提供B 2 P或者是B 2 C等客户操作模式,然后涵盖这种商品的批发、零售、房屋交易等领域,然后为客户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社区服务、在线财务管理、在线客服等配套的服务。
然后在金融服务方面,主要是将为客户提供一些从支付结算到托管、担保的融资等全方位的一些金融服务。还有这个场景,就是我们其实很多的行都已经在做了,叫直销银行,或者有些叫营销平台、理财超市、电商平台等等。这里提到的是一个国外的一家银行叫UBANK,其实它是一家澳大利亚的银行,它很早在11年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推出了他的这种直销银行,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的方式去提供产品和住房贷款。它的这种业务场景主要其实是突出了这种交互的个性化,然后以及内容的这种精准运行,然后完全是一种互联网企业的it架构和it云的模式。
真正的业务价值其实就是它缩短了原来的服务时间,从原来的两天到5分钟,另外就是整体的客户满意度达到92%,这个是在行业中一直都是一个记录。
另外提一下新基建,最近国家新发布了新基建,新基建其实现在大家看可能还不甚了了,因为很多的企业或者是直接相关的企业还没有想好新基建到底应该怎么建设,只是觉得这种商机非常巨大。但是同时里面又涉及到了很多的金融,尤其是跟银行相关,因为基本上和资金资本相关的东西都跑不了银行的介入。
新基建其实我们国家提了已经有好几年了,从18年的时候,18年12月大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就开始提到说我们要加快5G,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这种基础设施的建设。然后19年12月,20年的1月,然后20年的2月、20年 3月都分别的去开了个各不同的会议,有政治局的会议,有这种常务委员会的会议,有是深化改革的委员会、国务院的会议等等都有,各个会议上都提到了,我们要加快新基建的建设。其实新基建目前来看,涉及的可能是七大领域,主要涉及到首先是5G的建设,然后是大数据中心,第三是人工智能,第四是互联网,还有特高压、新能源的汽车的充电桩以及这种高铁的轨道交通。
那里面特别提到了说在组织管理层,我们需要用到这种分布式的计算系统和分布式的存储系统,然后在行业应用层可能涉及到金融的,我们是大数据加金融,在医疗可能是大数据加医疗,然后媒资、交通、电信、个人等等。它对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主要要求,其实就是打破原有的数据壁垒,支持多种数据类型,然后要能存管海量的数据,并且拥有这种强大的AI支撑能力,良好的大数据交互能力等等。
通过以上的几个场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银行的业务有几个发展的趋势,第一我们叫银行业务的场景化,也就是说我们现在银行的整体的金融业务要融入到这个产业的场景里面去,最明显的比如说刚才介绍产业链金融、产融平台做普惠金融。 第二就是要做到定制化,我们现在客服、新零售等等。第三就是多样化,银行的业务将会深入到各行各业,刚才提到了一些国电、烟草在出行、在社区养老、住房、租赁、支付等等这种各种各样的场景。第四要做到智能化,也就是说利用新技术,然后尽量由机器去替代人,并且要结合大数据,做到这种准确、高效、实时这种响应。然后敏捷化主要是提到我们的业务场景,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快速的进行响应。
以上就介绍了银行的一些挑战还有机遇,并且现在他们银行应对的这种战略,还有业务的发展方向,以及科技必要的一些支撑,还有一些结果,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杉岩数据在金融行业的一些解决方案。
我们再回顾一下刚才银行整个的it和业务的发展历程,中间会有很多的节点,然后有不同的业内人士或者资深人士提出了有不同的名词,比如说我们从Bank1.0到现在的Bank4.0,有一些的企业或者是银行内部,有些人叫做信息的1.0到信息的3.0时代,然后还有提到了一些数据大集中等等。其实是银行最早去做了一些数据的信息化,然后整个的业务信息化形成了一种信息的金融。然后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做了互联网化去做互联网金融,在移动手机运用普遍的这种形势下,我们又做移动化去做移动的互联。
现在其实大家正在做的就是智慧金融和新型金融,主要就是利用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这种技术,包括区块链等等去做全面的这种业务的改革。
我们在银行业遇到的一个比较多的挑战,就是目前非结构化数据这种爆发性的增长。传统的银行我们大家都知道建设的一些影像平台,传统的影像平台像ECM系统的这种,目前来看维护成本高,并且它是一个有十几年的历史一个老型的应用系统,目前暂时还没有办法满足平台和大数据对于这种共享及性能的要求,就是说它没有办法去支撑银行去实现双轮驱动,打造智慧平金融平台这种战略。
杉岩的影像存储平台方案是利用分布式的对象存储,支持海量数据这种特性,为实现的快速检索、便捷共享、数据生命的全数据管理,包括一些自动的分级管理,包括历史数据的自动归档和在线查询。同时底层会利用多种的这种多副本、双活容灾这种持续数据保护的手段去保证数据的这种可靠性。
随着这个数据来源越来越多,刚才提到了我们结合了52个政府部门,1000多种的信息记录,然后形成了1亿多条的多维的信用记录。随着这种信息来源和类型的增多,AI和大数据的应用,就导致了单一的影像平台可能无法满足这种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在这种影像平台基础上,杉岩推出这种金融的内容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主要是实现业务层的访问、检索、共享、归档,然后对外去支持这种AI,然后大数据的把数据挖掘等多样化的需求,它拥有这种完善的接口去支撑多种的业务场景。
另外就是我们杉岩现在推出的叫新一代的智能存储,其实是可以结合现在的大数据和AI.去完美贴合,传统的存储一般会面临几个问题,首先可能处理效率比较低,这数据和这种数据属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源数据去分离,海量数据这种跨系统要去做一些数据的复制拷贝。另外应用开发相对比较慢,因为它应用开发的接口比较多,比如说我们现在这种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票据识别、电子印章、全文检索等等,处理起来这种流程比较复杂,编程难度比较大,另外就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需要分配专用的算例去用于AI训练。
在这种基础上,我们杉岩数据推出叫新一代智能存储,他主要就是说简化了应用的开发,智能存储就可以在底层理解数据,并且对外提供了一些很简单易用的接口,然后我们可以高效利用资源,将AI训练的负荷卸载到分布式存储设备上。
最后我们提一下整个的金融数据中心的整体解决方案,我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大型国有行的一个标准的数据中心整体的架构图,它是一个分布式的架构。当然它其实现在我们叫一种融合架构,这种融合架构其实并不是指的我们现在所谓的超融合或者基础设施这种东西,它的融合架构其实是指的业务层的融合架构,就是说传统的一些业务,比如说这种卡业务,核心业务,还有一些ESB等等传统的一些业务和一些现在新兴的互联网的业务,刚才说的产融平台,新的直销银行、新的零售银行等等,这些新的架构去采用了分布式的架构,所以它是一种分布式的新型业务和传统业务的一种融合,叫融合架构。
那里面在底层会有几个关键的这种设施,其中就包括在持久层需要对外提供块存储,比如说我们要支撑虚拟化,支撑容器、支撑云平台,支撑多种数据库,就不只是传统的这种关系型数据库了,还有很多新应用的图数据库以及正在研究这种分布数据库等等。另外就在文件这块,文件存储也是比较关键的一块,可能要存一些这种分布式的架构里面一些日志,包括一些配置文件,对外提供的配置中心等等。在对象存储方面,主要是解决这种非结构化的数据的存储、管理挖掘的问题。所以在数据访问层,其实我们就可以提供这种NoSQL分布式文件系统块存储和对象存储的访问,这上面实现整个这种分布式的应用架构。
这个数据中心的特点将会说是做到一个数据的全综合,从设备的共享升级到数据的共享,新业务的上线会更快。另外就是做到跨业务的检索,提取的这种内容生成去摘要,然后通过数据标签的方式实现真正的内容管理。最后还要做一些内容识别,包括一些内置AI训练,辅助业务创新,最终实现知识管理等等。
同时我们这种新一代智能存储是一款全资源,具有国产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存储,然后支持多中心、多活、容灾,有多种安全机制,然后针对未来的5G和LoT的发展,可以部署成边缘存储,在存储层实现数据的汇总、分发以及共享。
最后我们来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杉岩数据到底是什么样的?在金融行业的一些案例,比如说我们给CFCA的,它其实是一家国家级的权威安全认证机构,服务了2400多家这种金融机构,它现在主要的面临的压力是说每个月产生5000万个电子合同文件,存储系统压力非常的大。我们给它的解决方案其实就是通过我们的这种对象存储,去异构接管现有NAS,然后把51个文件先迁移到这种对象存储来,这个过程其实是完全对业务透明的,来切换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另外底层给它做了一些数据的冷热分层,可以在不同的存储池和设备之间流动,对上层的应用也是无感知。最终整体的性能提升大概两倍左右,但是成本将下降了40%。整个的检索是耗时从原来的分钟级提到了秒级。
还有广发证券,广发证券的客户的反馈是说经过我们两年的稳定运行,然后目前已经演变成了公司统一的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平台,然后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水平,还有这种文件检索的利用等等。
第三个案例就是人保财险广东分公司这边建设了一个叫履约保证保险影像平台,它其实是基于一种互联网的P 2 P形式的一种营销平台,它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第一是首先数据增长比较快,就像刚才说的这种支持普惠小微的企业的时候,你经常面临到这种小额高频的交易,后数据量增长又无法预期,传统存储扩容的周期就会比较长。
另外有一些要求混合云的兼容,有些第三方贷款公司比较多的是采用公有云的对象存储,所以要考虑到数据在这方面的流动,整体的存储的兼容性。我们给它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代替原来这种解决ECM系统扩容难,备份难的问题。
另外就支持这种弹性的扩展,还有就是提供了标准的接口,可以和这种公众语音无缝的去进行对接。
那案例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就不给大家介绍太多,最后用两分钟简单去介绍一下杉岩公司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杉岩数据是一家软件定义存储的领导厂商,在14年成立,然后15年的时候,其实我们就有了第1个案例,后来还多次的获得这种行业的融资,在18年的时候,我们IDC排名在对象存储排第二,然后块存储第4,还有累计的获得了20多个技术认证,30多个发明专利,还有这么50余项的这种荣誉奖项。
杉岩数据现在在全国有大概15个区域建立了办事处,然后服务全国的10多个重点区域,然后有这种专人专职的一对一进行客户的这种服务性的保障,是很重视交付和这种售后服务能力的一家公司。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一些专业的方案设计和咨询的服务,有这种标准的7×24小时的社会路线等等,目前员工数大概已经超过了150个人,60%左右是研发,客户覆盖了十几个行业,总的交付容量已经超过了400个PB,大概在20多种应用场景下都有很成熟的解决方案。
以上就是我今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金融行业这里面的银行业的一些发展,还有杉岩对于整个金融行业的服务能力,谢谢大家。
视频观看链接:https://v.qq.com/x/page/i094987c1sv.html
分享资料下载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I9biqOq3e5dFGuSWc0sfw 提取码: an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