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北京银行顺义研发中心获悉,该行今年推出的“京牛”流程机器人是数字化转型战略的落地成果,标志着该行数字化运营水平再上新台阶。未来,流程机器人将可以直接与客户和行内员工进行面对面交互,真正意义上成为银行的“数字员工”,打通数字化转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数字化转型的金融浪潮
“数字化转型是利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收集、传输以及存储和分析的操作。数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自动执行整个数据处理流程,这将有效提高工作及运行效率。”北京银行流程机器人项目负责人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项目负责人认为,对于银行来说,数字化转型可有效打通各个系统之间存在的数据壁垒,将工作流程模块化,实时联动多个系统。“数字化转型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超自动化等新型技术重塑银行内业务流程,为员工与客户提供更加流畅的流程操作和业务服务。”
如今,数字化转型在银行领域已经形成一股浪潮。
“金融行业天然带有数字基因,在构建场景、整合资源、共创价值上独具优势。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力,一直在支付结算方式、营销生态客户群体、产业场景服务、布局战略科技合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进程。”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随着数字技术对服务边界的拓展,商业银行应当从原先的追求经营流量向可持续运营转变。银行通过为客户生活生产场景提供数字化服务,建立起与客户的数字连接。之后通过场景运营、数据维护、服务输出来增强客户黏性,最终达到依托数字金融生态来创造价值的目的。
影像上传:1-2小时缩减到10分钟
2019年以来,北京银行数字化转型快速推进。为提升业务流程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水平,2020年,软件开发中心全面启动“京牛”流程机器人平台项目建设。“京牛”流程机器人整合了OCR、语义分析、大数据分析等智能化能力,可以辅助或替代一线员工完成重复性高、操作繁琐、规则复杂的日常工作。该项目可以有效节省客户经理案头工作,使客户经理有更多时间营销服务客户。
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以行内信贷系统的影像上传流程为例介绍说,以前普惠客户经理的每一笔业务上报,客户的影像资料都需要手动扫描上传至信贷系统中。涉及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法人身份证、验资报告、征信授权书、公司章程、纳税申报表、主要结算银行流水等10余种文件类型,共计60余页纸质文件。每次手工处理流程需要1-2个小时。在经过“京牛”流程机器人优化后,客户经理只需要扫描一次文件,即可通过办公电脑中的有人值守型机器人进行影像材料分类、上传、提交、汇总等工作,整个流程仅需10多分钟即可完成。
截至目前,北京银行已部署十余个自动化业务流程,应用涵盖个贷、零售、批发、反洗钱、运营、客服、计财、运维等10多项业务场景。
以对公业务为例。对公开户信息比对流程自动完成查询人行网站、查询工商信息、对比公司CIF信息三个环节,对公开户由每户2小时缩短到不到1小时。公司客户经营状态检查流程自动完成采集客户工商信息,核验经营状态,通知客户经理,每年节约近1200小时。全行账户核对流程实现每月对全行近15万公司客户工商信息的自动化采集、核对和通知,从每批次800小时缩短到2小时。经过“京牛”流程机器人平台优化业务场景后,全年预估可为分行节省近20000小时人工。
近日,北京银行“京牛”流程机器人,通过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的RPA应用成熟度评测,成为全国第三家通过3+级认证的银行机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