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系列”成果评选结果公布,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入选“最佳应用”。该评选是由浙江省委改革办(省数改办)会同省委政研室、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市场监管局和省大数据局共同开展,旨在贯彻落实浙江省委数字化改革部署要求,打造更多具有浙江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应需而生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情况下,“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选择,供应链金融更是承载着稳链纾困的重要使命。
疫情之下,实体经济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普遍生存不易。浙商银行在服务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发现,市场存在上下游交易场景缺资金、流动性吃紧等典型需求,而数据共享、信任传递、风险控制等技术难题,制约着供应链金融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如何借助金融科技来破解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浙商银行深耕浙江大本营,主动投入数字化改革大潮,依托浙江良好的数字生态,于2022年系统开启数字化改革,依托数字化技术不断升级供应链金融服务。
聚焦传统供应链金融主体授信审批难、规模化发展难、风险控制难等痛点,浙商银行通过“数字化改革+场景化应用”,打造“行业化+嵌入式”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构建覆盖主流场景的供货通、应收通、订单通、分销通“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该应用模式实现了“一点授信、链式流转、多处受益”,自推出以来,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势日益显现。一是技术赋能,运用区块链技术保障数据链上可靠交互,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链下可信采集,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数据价值实现;二是流程重构,通过“信息资料电子化”“业务流程线上化”“信用评审自动化”“贷后管理精密化”等四化改造,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产业交易场景;三是授信创新,激活产业链交易信用、盘活物的信用、释放数据信用,打破传统授信对主体和抵押物的依赖;四是服务跃迁,整合输出专业金融顾问服务和金融级风控能力,一站式满足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
据介绍,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应用赋能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持续放大浙商银行在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推动作用,成为助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目前,该行已在节能与新能源、智能制造、现代农牧等28个行业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在全国累计投放1834亿元,融资余额727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占比81%。
“小切口”“快应用”“大场景”赋能产业发展
在实践中,浙商银行供应链金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找准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小切口”,构建标准化数智金融的“快应用”,积极融入浙江省“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乡村振兴、智能制造、共同富裕等“大场景”,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产业链上的真实资金堵点,助力企业融资畅通,推动金融资源更优配置,促进产业数字化升级,深化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衢州市开化县音坑乡的农户叶友录只要跟人闲聊就极力推荐屋顶光伏电站和光伏贷,笑称“平均每年增收8000元,这就是多个儿子来养老”。老叶这一致富小能手的实现,正是得益于浙商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通过大数据精准风控,以核心企业增信,无需提供抵押物和其它担保,以光伏贷解决农户购置光伏发电设备资金需求,大大降低农户参与光伏发电项目的门槛,针对性解决农户融资难题。因此,老叶发起线上贷款申请后,该行通过与光伏产业核心企业正泰安能的数据信息交互,由大数据风控模型实时完成审批,办妥相关手续到放款仅耗时8天。截至2022年9月末,该模式已为41户上下游企业累计提供融资5.71亿元,为终端农户发放光伏贷近30亿元、惠及农户超4.5万户。
除了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科技赋能涉农领域,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外,浙商银行还在运用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围绕新兴行业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不断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积极为中小微企业赋能,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以全球视频监控龙头企业海康威视为例,受全球疫情等大环境影响,其产业链生产、销售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销商回款账期延长。浙商银行运用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企业系统推荐、线上化操作等为其下游经销商提供专项贷款,缓解其资金压力。截至9月末,该行联合海康威视累计服务超200家经销商,融资支持超24亿元,有力支持了数字安防产业链发展。
据了解,作为浙江省属法人银行,浙商银行开启了“深耕浙江”三年行动,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四大战略重点之一,并将“供应链金融助力高质量发展工程”作为要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加以推进,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其近年来突出的特色。接下来,该行将始终坚持金融为民的社会担当和服务理念,坚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继续依托数字化技术全面升级供应链金融,持续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发展贡献浙银力量。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