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

又一家银行探索具身智能!工行或将在网点应用人形机器人

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发展领域,具身智能愈加受到重视。2023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就表示,具身智能是能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今年10月23日,《2024年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发布,十大前沿技术中,有2项与具身智能相关,分别为具身小脑模型、实体人工智能系统,前者将赋予机器人实时反应能力,后者将赋能物理世界。


其中,实体人工智能系统是将具身智能赋能于物理世界中的实体对象,其核心理念是赋予物理实体以智能,使其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相应任务。人形机器人是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的终极表现形态,它不仅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理解能力,能够与人类自然互动,还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决策和行动,并有望在未来应用到更多复杂的工作场景中。


据《银行科技研究社》了解,作为具身智能落地的重要方向,人形机器人得到银行业的关注,已有银行进行相关探索应用。


工行探索网点应用人形机器人,搭载大模型


近日,金融行业科技交流大会在上海举办,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工行软开”)多项关于网点对客服务的数字技术创新成果在大会上亮相,包括人形机器人、裸眼3D通话、智能引导等。


工行软开表示,随着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自动化、拟人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形机器人成为具身智能主要载体。


人形机器人分为3个重要部分:“大脑”负责感知、理解和规划,主要通过大语言模型、视觉语言模型进行驱动;“小脑”负责运动控制和动作生成,主要通过运动控制算法、反馈控制系统来实现;“躯干肢体”负责动作执行,由机器人躯干和肢体(包括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等)来支持。


工行软开基于相关技术能力和该行金融大模型,创新人形机器人在银行场景服务模式,以提升客户体验。在推进过程中,工行软开从多方面开展工作:


在联合创新加速转化方面,该行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学术科研成果和技术原型向可用技术转化,加速人形机器人能力体系建设;


在敏捷迭代技术能力方面,明确人形机器人架构定位,基于试点机器人本体软硬件基础设施,集成云端行内金融大模型“大脑”,构建端云协同的人形机器人技术能力;


在快速可控试点应用方面,挖掘人形机器人在展厅讲解、迎宾导流、交易引导以及实物交付等场景创新服务模式,建设人形机器人应用标杆案例。


事实上,目前并非只有工行这一家银行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几个月前,建行的人形机器人已亮相。


7月11日,国内首个智能人形机器人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在建行上海浦东分行正式启用。此为人形机器人领域首个商业银行场景应用训练基地,采用开放式的创新训练模式,有助于加快提升人形机器人的能力,推动关键技术、重点产品和重点场景应用。


据介绍,参训的机器人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结合视觉、听觉、语音等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家可通过具身智能的推理和规划等对其进行训练。彼时,建行已对智能人形机器人开展银行大堂业务咨询、业务分流、智慧柜员机个性化操作指南、反欺诈宣传等面向客户的场景训练。完成训练后,智能人形机器人将正式“入职”为用户提供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建行该训练基地中的人形机器人搭载了720亿参数金融行业垂直大模型,赋予其更强大的感知、思考和决策能力。


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银行科技金融为其提供支持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背后,有政策的推动。


2023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


《意见》提到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等。


2023年10月,《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其中提到,聚焦以大模型、具身智能等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通用机器人关键领域攻关,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标准研制及落地推广,加快通用机器人特别是人形机器人工程化应用,提升上海在通用机器人领域的影响力。而建行正是结合该方案,联合人形机器人企业共同打造银行大堂经理场景训练基地,以开发金融业应用场景等。


当然,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仅需要政策的“鼓励”,也需要资金的支撑。据悉,银行在科技金融业务上,正支持着人形机器人的发展。


比如2024年9月消息,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举办“金融赋能,创星未来”系列投融资沙龙之人形机器人专场活动,以探讨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和科技金融创新解决方案。


因此,银行与人形机器人,或存在着一体两面的关系。银行通过科技金融支持人形机器人发展,人形机器人技术也能应用于银行,提升行内智能程度,成为金融科技的一部分。


来源:移动支付网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