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途径再拓展。11月3日,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正式上线,首批参与机构64家,其中境内机构24家、境外机构40家,覆盖全球4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平台启动首日,共有22家金融机构达成交易21笔,金额10.44亿元。
据介绍,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转让服务平台是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的具体举措,由央行指导上海票据交易所联合相关机构建设开发,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相关服务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
上海票据交易所董事长宋汉光称,平台的启动将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加快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的流转,畅通内外循环通路,形成内外互济的双循环新格局。
具体来看,宋汉光介绍称,平台将分散的市场主体集中于一处,通过对话报价的线上交易方式以及平台生成的标准化电子成交单和交易主协议,取代传统的线下一对一模式,显著提升交易效率和市场透明度。而跨境贸易融资二级市场的高效有序将带动一级市场的活跃,推动跨境贸易融资利率下降,降低外贸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与大华银行(中国)合作完成了平台首批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转让业务。据悉,此笔业务是基于人民币国际信用证下的福费廷资产转让,服务企业为全国五百强民营企业的子公司,通过引导申请人及受益人以人民币为币种开立国际证并办理福费廷业务。
与以往的跨境贸易融资相比,新上线的跨境交易平台与数字货币研究所和上海电子口岸合作,实现海关信息、融资信息等数据的共享,刚性控制报关单所对应的可融资余额,有效防范虚假贸易、重复融资风险,解决传统跨境贸易融资中常见的信息不对称等痛点问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实际业务中,大量跨境贸易企业对贸易融资,尤其是低成本资金有着较高需求。通过跨境平台,银行可迅速调动境内外资源,拓宽海外筹资渠道,向境内外同业机构询价,并通过线上对话报价和交易的方式,在短时间内快捷高效地促成和办理业务,利用金融机构丰富的海外筹资渠道,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