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

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 金融力量持续加码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如火如荼,金融的支持不可或缺。记者近日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采访发现,在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下,大湾区建设进程中的金融力量正持续加码。


粤港澳大湾区占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超7200万,2020年GDP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各类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众多。如何精准对相关企业需求,助推大湾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金融机构如何帮助企业应对挑战,对冲相关风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下银行业不再局限于传统存贷汇业务,而是利用信息聚集地功能,发挥“投行+商行”、金融全牌照的协同优势,为企业、居民和政府赋能。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大力推进,深圳发展前景广阔。中信银行副行长、深圳分行行长芦苇向记者介绍,2020年,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协同中信集团分子公司如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信托、中信银行(国际)、信诚保险等为深圳地区企业联合提供792亿元融资。


针对当地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面临的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压力,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在个性化融资、产业链金融等方面进行尝试。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背景下,帮助提高小微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通过供应链融资助企业尽早盘活一些应收账款等资产,减少资金占用。


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在库存管理上能力相对较弱,中信集团内专注供应链领域货物管理的子公司可帮助企业进行存货融资。此外,中信期货针对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提供的专业意见,也有助于企业做好库存管理。


金融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特点,为大湾区具有特色资源和优势的产业提供个性化一揽子服务,这样的例子正越来越多。


去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正式对外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促进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服务创新水平、切实防范跨境金融风险等五个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


广东省金融监管部门介绍,这份文件公布实施一年来,90%以上的措施已落地落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证监会原主席肖钢指出,金融服务要紧紧围绕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合作互利共赢,以市场化为导向,坚持支持实体企业和三地居民往来合理的金融需求。


近期,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传来重磅举措。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跨境理财通”涉及的操作及技术层面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


香港浸会大学财务及决策学系副教授麦萃指出,“跨境理财通”的推出,将加强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对香港和内地投资者来说都是好事,既可以增加投资范围与种类,也有机会获得更高收益。对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也将起到正面作用。


在此背景下,许多银行都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中信银行广州分行行长金喜年认为,国家提出203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大体上应在人均GDP2万美元左右,目前大湾区已有深圳、珠海、广州三个城市达标。到了这个阶段,居民对于财富管理,尤其是财产性收入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粤港澳大湾区财富管理行业机会非常大。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亦表示,理财通为香港金融产业链以至其他专业服务带来庞大商机,为粤港澳金融业界开拓更广阔市场,也为大湾区居民提供更多理财产品选择,促进人民币跨境流通和使用,进一步巩固香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另有分析称,随着“跨境理财通”推动银行业发展,也将带动内地和香港资金流动,从而提升企业融资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为两地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来源:中国新闻网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