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数字金融将成为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主要发力点之一。
此前,广东省相继印发实施的《广东省金融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广东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要求“推动发展数字金融,优化移动支付应用,推进数字金融与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明确了广东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方式路径。
“良好的金融基础、集聚的科技创新企业、开放的区域合作关系,以及较高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大湾区数字金融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整体规模处于全国首位,未来数字金融在大湾区仍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记者表示,数字金融较传统金融具有便捷性、靶向性、广覆盖以及低边际成本等优势,其核心价值为提供普惠服务和精准服务,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双循环”新格局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数字金融可通过透明企业融资信息、完善征信系统、提供针对性金融产品及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粤港澳大湾区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困境。
在振兴乡村振兴方面,数字普惠金融能大幅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填补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空白,满足乡村产业兴旺的金融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此外,数字金融的独特优势,使其能够促进乡村治理主体多样化,改善乡村治理环境和手段,推动乡村治理更快实现现代化。
据了解,为了加速推进数字金融发展,新设金融平台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届中国(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博览会上亮相并获授牌。
广州数字金融创新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称,该院由广电运通联合城更集团、城发智创、越秀金科、广州金服、广州金科等广州市主要国企投资设立,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政府背景、国企投资的数字金融创新智库。围绕研究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数字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赋能“社区治理”路径和商业模式等领域,将重点开展绿色金融与数字技术融合、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产业数字化和政务数字化数字金融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和数据资产商业模式四个方面研究。
数据显示,2020年,广东省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3万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5.2万亿元,同比增长6.6%,占GDP比重46.8%,规模居全国第一,连续四年位居全国首位;珠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位居全国第一;深圳、广州数字经济规模均超万亿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