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汇聚

银行网点转型深入推进 信创金融机具或将取代传统设备

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来重塑传统银行业的服务和流程,将金融服务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中去,嵌入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服务实体经济,努力为客户创造新价值,已经成为金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地围绕客户生产生活中的丰富数据,洞察有价值的场景,基于自身业务优势打造特色生态圈,同时通过广布流量入口,打造产品服务矩阵,设计创新的数字化触点连接,开展精细化流量深耕,深度运营客户价值。


ATM存量逐年锐减


目前,各大银行单一存取款功能的传统ATM类自助设备数量持续下滑。统计数据显示,自2019年开始,我国ATM保有量逐年下降,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现存ATM保有量为95.97万台,较上季度减少1.9万台,较2020年减少5.42万台。保守估算,2021年的保有量比上一年减少7.32万台,同比降低8.79%。


业内专家认为,ATM数量下降的背后有两类原因:一是银行网点数量的减少,大部分ATM与银行网点相伴相生,会因银行网点数量而受到影响;二是移动支付的发展对于ATM行业形成冲击,银行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线上化服务,手机银行服务、微信银行服务、网银服务、第三方支付服务等渠道逐步成为ATM的替代品。


据中国银联发布的《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研究报告》显示,98%的受访者选择把移动支付作为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同比增长了5%。其中,二维码支付用户占比高达85%,同比增长6%。至2020年,我国在线支付普及率已达85%。


尽管ATM数量连年减少,但全国ATM保有量庞大,并且不断有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设备的新旧更替,以及网点的新旧更替,网点的迁址等,使ATM的市场销量仍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据统计,2021年,各厂商累计销售存取款一体机设备约2.7万台。其中,排名前四名的厂商分别是广电运通、怡化电脑、中电金融和恒银金融,共计占据了约89%的市场份额。


城市银行网点打造“15分钟生活圈”


眼下,不少城市在规划中常常提到构建居民 15 分钟生活圈,即在步行、骑行、机动车15分钟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而对于银行而言,主动融入居民15分钟生活圈,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金融服务,既体现了银行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发挥线下渠道优势、抵御互联网金融冲击、更好地获客、活客、留客的有效手段。对于居民区而言,步行前往银行办理业务的频率更高,因此业内将 5 分钟步行距离定义为“舒适步行圈”,通常距离为500-700米;将15分钟步行距离定义为“极限步行圈”,通常距离为1500米;当步行距离超过15分钟时,居民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意愿将大幅降低。


网点已经成为城市中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家银行网点开设了便民政务、便民医务、便民交易等服务内容;提供了生活娱乐、上网购物、会议办公、休闲交友的公共场地;以及联合周边商户,进行优惠买单、商品团购、领取优惠券等活动,网点服务已经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伴随着网点融入人们的生活,千姿百态、功能各异的金融电子机具也不断涌入网点,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


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即“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依托农村社区超市,供销社经营网点,广泛布设金融电子机具,自助服务终端和网络支付端口等,推动金融服务向行政村延伸”的要求。


从市场角度看,由于电子支付的崛起,城市的金融设备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而农村市场由于先期网点的建设困难而几近于待开发状态,而在农村还有大量的人员不会或不便使用手机或网上电子支付手段,对小额交易依然有着大量的场景需求。特别是对社保金、养老金等的发放,不用出村进城就可以进行小额取款用于生活消费,或者是申请贷款用于生产等,需要有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


作为金融支农、助农、惠农的主力军,银行业在近几年来逐步加强科技创新力度,陆续推出服务“三农”的解决方案,用科技构建“三农”服务网络,助力惠农金融发展,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中小型银行为辅,支持所有银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网点渠道优化建设,下沉服务重心。如建行的“裕农通”,农行的“金穗惠农通”等,积极响应国家的“三农”政策,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而在相对竞争激烈的城市,“三农”市场在政策、环境、客户群体、市场总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和潜力,也是银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的自然选择。同时,很多地方银行及农信机构也在积极规划。


很多金融自助设备厂商抓住时机,配合银行需求,结合产品布放场景及用户画像,推出了一系列的具有针对性的助农类金融产品。目前普惠金融助农项目依然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而新一轮符合乡镇需求的金融产品将出现激烈竞争。


信创金融设备发展迅猛


随着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推进金融信息安全建设等政策因素发挥作用,提倡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近年来国内金融自助设备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于建立一套健全且安全的金融信息网络、具备安全可控的金融自助设备,成为金融行业变革的重点。


自2020年开始,金融信创一期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其中就包含金融机具设备的自主可控,目的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独立自主、安全可靠的金融设备生态,解决“卡脖子”问题。


回顾2021年金融信创的实际落地情况,大中型银行的整体效果比预计更好,试点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信创金融机具在采购中占比提高至10%-15%。


2021年,传统金融机具保有量锐减,伴随着信创金融机具的迅猛发展,业内人士预计,2022年传统机具将可能加速缩减,“双生态模式”可能会并行一段时间,在不久的将来信创金融机具将全面取代传统设备。


近几年,金融机具已经被重新定义,不仅仅指存取款一体机,伴随着银行网点转型,赋予了金融机具新的生命力,自助服务终端、VTM、智能柜台、便携发卡设备、桌面终端、智慧屏、数字人、网点机器人、网点咖啡机等新型金融设备将助力银行网点、助力金融行业迈向更好的明天。


来源:金融时报  

首页 | 关于我们 | 活动资讯 | 信息汇聚 | 委员专区 | 专家资源库 | 培训与咨询 | 研究院 | 《金融创新》杂志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3-2号富力盈力北塔2007室 电话:020-020-38342313
版权所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金融专业委员会    网址:www.yganef.cn    备案号:粤ICP备20021853号  技术支持:宏智网络科技
资讯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